總規模227萬千瓦的21個風光項目加快推進,以蓮池區為創新高地打造“一核、四區、多點”氫能產業布局,成立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促成33項合作成果,農村電網改造升級1800公里全部收官、保西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一批輸變電工程加速落地……以“中國電谷”聞名的保定市正以“風光氫儲輸”全產業鏈布局為抓手,推動能源產業綠色化、智能化,從傳統能源產業集聚區向新型能源創新高地穩步邁進。
儲能創新平臺撬動千億級產業集群
近日,未來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保定市召開,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該研究院由保定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團隊合作共建,聚焦核心技術研發、產品中試、技術服務、成果轉化,在保定布局氧化物和聚合物復合固態電池、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產業集群。
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以“1+3+N”模式構建創新體系——總部設于保定,布局檢驗檢測、研發試驗、技術孵化3大平臺,并在新疆、山西、內蒙古等地設立N個分中心,聚焦固態電池研發與產業化。目前,該研究院已達成33項合作成果,包含央企共建、區域共建、產業共建、場景共建4個方面,推動技術轉化駛入“快車道”。
保定是國家級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擁有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兩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了“風光氫儲輸”完整產業鏈條,是我國唯一擁有完整新能源產業鏈的聚集區,正在全力打造“中國電谷”升級版。
隨著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的揭牌成立,目前該市正加快構建“1+1+2+N”(即1個研究院+1條中試線+2個生產基地+N個應用場景)的固態電池產業生態,形成“投資—研發—生產—應用”全產業閉環路徑。
中固時代固態電池中試線在保定開工建設,投產后將成為全省首條固態電池中試線,未來量產規模將達2GWh(吉瓦時);科力遠10GWh儲能設備基地進入量產階段,一期年產能2GWh的儲能集成系統產線正加足馬力生產,打造千億規?!皠觾σ惑w化”電池產業集群;隨著滿城華能、望都科瑞等項目并網,2025年,預計全市獨立儲能項目營收突破2億元。
多元應用場景豐富氫能生態
氫能,被視為未來能源發展的“新引擎”。蓮池區打造創新高地,淶源、易縣等地建設綠電制氫基地,徐水區發展燃料電池裝備制造,清苑區布局生物質制氫……近年來,保定正在構建“一核、四區、多點”氫能產業布局。
2024年,未勢能源、特嗨檢測等9家企業產值3.46億元,同比增長5.1%;隨著易縣京能綠電制氫等項目陸續落地,預計2025年可實現產值5.55億元,較2024年同比增長60.4%。
同時,保定市還大力推動氫能場景應用持續拓展。全國首個“氫車進校園”示范場景進入實質推進階段;高碑店、淶源撬裝加氫站正加快建設,計劃8月底投運以保障場景補給;山西—保定—天津港氫能煤炭運輸通道成效初顯,300輛氫能重卡7月底起陸續交付,年運行里程約10萬公里;聯動滄州、邯鄲等城市申報國家區域試點,形成發展合力,逐步構建產業集聚態勢,打造京津冀氫能網絡重要節點。
推動能源產業規模與質效雙躍升
保定風、光資源潛力巨大,可開發空間廣闊。2025年,21個風、光項目總規模227萬千瓦正加快推進,這些項目投產后,保定新能源裝機規模將突破1000萬千瓦,成為冀南電網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在資源開發穩步推進的基礎上,保定的風、光產業更將技術裝備作為核心競爭力。風電領域國能聯合動力等企業加速轉型,從設備制造向整體解決方案延伸,大型機組研發與系統集成技術迭代突破,智能化運維體系已落地;光伏領域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依托英利能源、中國樂凱等企業構建起“硅料—電池片—組件—回收”全產業鏈生態,組件遠銷百余個國家。
同時,保定以“強基固本、智能協同”為路徑,推動電網從“輸送載體”向“智慧平臺”轉型。農村電網改造升級1800公里全部收官,保西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涿州、阜平、淶易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加速落地,進一步提升供電保障能力。
同時,保定推動智能調度與多元應用深度融合。分布式能源并網持續突破,實現風電、光伏、儲能等分布式電源的靈活并網與精準調度,望都縣、徐水區、博野縣3地入選國家“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名單,位列全省第一;全國試點徐水區太和莊村“源荷儲充”臺區級微電網試運行后正式投運,為配電網多品類資源靈活柔性調節提供示范方案;入選全國首批、全省唯一車網互動V2G試點項目,計劃對40座充電站實施智能化改造,新建131臺V2G終端,實現V2G終端在鄉鎮、景區、社區、機關等多類別應用,形成“車—樁—網—儲”協同調節網絡。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保定全市129家能源企業實現產值437億元,其中115家規上企業以電力、燃氣等領域為基石,筑牢能源保障基底?;痣婎I域通過技術改造煥發新生,338.5萬千瓦裝機容量貢獻152.3億千瓦時電量,煤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9.1%,展現傳統能源的“韌性生長”。
2024年,保定新能源最大出力達404.3萬千瓦,占當時用電負荷的75.5%,創歷史新高。2025年1至6月份,新能源以20.7%的裝機增速成為核心增長點,825.9萬千瓦風、光并網規模占電力總裝機的73.5%。預計到2025年年底,保定市能源產業產值將增至469.2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提升至12.7%,傳統與新興能源互補共進的格局愈發清晰。
從太行山脈的抽水蓄能電站到白洋淀畔的V2G示范站,從實驗室的技術突破到產業園的集群崛起,保定正以“中國電谷”升級版為核心,謀劃未來發展藍圖。
保定市發改委主任康峰介紹,下一步,保定市將圍繞新型儲能、消費電子、具身智能、新能源汽車、低空飛行器等應用領域,堅持場景應用驅動下的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路線,打造千億規模的固態電池產業集群,形成多元技術路線的“動儲一體化”保定方案,讓“創新鏈”越來越長、“朋友圈”越來越廣、“生態群”越來越優。
來源:長城網